前段时间马嘉祺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的,高考完成之后,马嘉祺在自己的社交平台向观众们道歉,表示自己这次没有考好,但下次会继续努力,争取考出一个好成绩。这件事在网上引起了舆论,很多网友表示之前还在营造学霸人设,现在却只考了三百多分,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?
没有粉丝站出来为他反驳,说他之前说自己是学霸不过是开玩笑,不会真有人当真了吧。个人认为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,人设已经营造出来了,粉丝也在拿这件事当成吹捧马嘉祺的工具,出事之后反而翻脸不认人了,未免有些说不过去吧。
但是今天不讨论这个事情,这个事情曝出来之后,汪海林也站出来表达了对这件事的看法。但他并没有说马嘉祺营造人设这件事,而是单独聊了聊文化课成绩对于演员来说是否重要,最终给出的结论是:一个演员不需要太高的分数。
汪海林表示:术业有专攻,学习好不一定有表演才能,有表演才能的不一定学习好。一个演员是否有天赋,老师一眼就能看出来,跟他的文化课成绩是没有关系的。因此各大戏剧学院的分数才这么的低,因为专业课分数并不是衡量一个演员优秀与否的标准,我们可以拿足球来举个例子。
很多专业足球运动员的成绩都不太理想,有的甚至连高中都没有毕业,例如马拉多纳、苏格拉底等等,这些足球运动员的专业课成绩都不理想,但他们就是有天赋,球踢的就是好。因为踢球并不需要学习成绩,只需要身体好、素质好、有天赋就可以了,表演专业同样如此。
例如周星驰,周星驰就没有上过大学,而是直接去了无线艺人培训班,最终成为了演员和导演。还有昆汀,甚至连高中都没有学完,但是却拿了好几个奥斯卡影帝。这就是天赋的重要性,昆汀也是自己写剧本、做编辑才进入演艺圈的,同样也成了为了一名非常成功的演员。
由此我们看得出来,专业课分数的确不应该成为演员的桎梏,只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。有时候专业课反而会降低一个人的演员天赋,例如上海戏剧学院,是最早一批提高文化课分数线的院校,但是培养出来的演员却大不如以前,这又是怎么回事呢?因为过高的分数刷下了相当一批有天赋的演员。
同时过多学习数理化等等专业知识,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演员的感性,让理性得到了提升。但一位演员想要演得好,一定要足够的感性,让自己的情绪得到表达。包括写剧本、当导演等等,都要运用感性的力量,对于理性的力量运用的反而比较少。
一位演艺圈的从业者,如果想要提高自己,不应该看数学物理等等的知识,而是要看散文、诗集、小说等等,提升自己的感性修养,这样才能在自己创作的时候有感而发,创作出更好的作品。
当然以上也只是对于分数对于演员来说是否重要这件事的讨论,至于马嘉祺立学霸人设、立努力人设等等,与上面的论断都没有关系。毕竟你的确向观众撒了谎,现在被人抓住了小辫子,被吐槽也是自作自受。对于这件事,你又有怎样的看法呢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